误走秀山
从重庆驱车千余公里,一心直奔号称“一脚踏三省”的边陲小镇-洪安古镇。到达后,没成想当天恰逢周末,满街的酒店民宿不是条件不好就是已经满房。无奈扩大范围,搜索到距洪安38公里远的秀山大酒店。远是远点,但为了舒适的一晚,还是决定驱车前往。
抵达酒店办理入住后,就打算去秀山县城的老街转一转。年青的酒店老板龚先生看我们年事已高又远道而来,主动提出开车送我们去。一上车,他就当起了义务导游;介绍说秀山是重庆最边远的一个县,洪安古镇也在其辖区内。该县多民族混居、园林绿化、城市卫生等都居全国先进行列,加之美食丰富,素有“渝东小成都”之称,是一方颐养天年的乐土。说话间,车抵县城梅江河生态旅游区。


这是一湾绿得养眼、清得诱人的溪水, 河上横卧一座古色古香的廊桥。廊桥始建于1737年,近300年来屡毁屡建。目前这座桥翻建于2014年,雕梁画栋、修旧如旧。即可通车,又可休闲,还可观赏,更是当地百姓休闲纳凉摆龙门阵的好去处,近年来已成为秀山县知名网红旅游打卡景点。


沿梅江河漫步是欣赏,更是享受。远山层层叠叠、由青而黛,在极远处与天际相连;被残阳余辉点染的云朵,慵懒疏散地在天空游荡,好一幅“天连衰草、山抹微云”(宋代词人秦少游名句)的壮美画卷。脚下的梅江河水清清爽爽文静优雅地流过,岸边一侧是绿树掩映的行人步道,枝繁叶茂,疏影横斜水清浅;另一侧是鳞次栉比的客栈民宿,在夕阳的映衬下熠熠生辉。一湾河水中,有年青人在玩皮划艇,尽管技艺青涩,但那份怡然自得朝气蓬勃引得河边看客羡慕不已。真有点想长居于此,静享这里和谐安逸的生活,追寻那份浪漫的诗和远方……






误打误撞的秀山游览,带给我们的却是无尽的欢快和愉悦!天涯何处无芳草,这芳草既是设定好的目标美景,更是意外的发现与惊喜。美哉秀山!
漫步洪安
终于到达心心念念的边城小镇(重庆地界叫洪安古镇、湖南地界叫茶峒古镇)。这是一处山水旖旎、人文古朴、历史丰厚的所在。
先游览洪安古镇。高低错落的民居,飞檐斗拱的建筑,年代久远的青石板路,联通两省的古渡口,无不使我心悸动。路遇几位身着少数民族服装的姑娘在做抖音街采,我上前问了一下她们的服饰属于哪个民族,就成了街采对象。几个简单的问题答对后,居然还拿到了她们准备好的红包!







再乘当地乌蓬小船沿河泛舟,只为目睹“一脚踏三省”的省界石碑。碧蓝澄澈的天空,一眼见底的河水,众多穿梭的小船。坐在船上,很有一种驶向陶渊明笔下桃花源仙境的感觉。







真没想到(又是一次意外的惊喜),此次边城之行不经意间还成为红色后代们的一次聚集之旅。洪安古镇是刘邓二野大军进军大西南的首个落脚点,当年二野的司令部旧址就坐落在小镇中心,革命历史丰厚得很。


在三省界碑处,众多游客争相合影。两女一男的广东话引起我注意,上前用广东话打招呼,男士他乡遇故知,自然亲切得很。得知我来自北京曾在香港工作,更是赞叹不已,还不由分说断定我属革命后代。临分手时,甩来一句“我父亲是一野的”,我回了一句“我父亲是三野的”,没想到,排队照相的队伍中马上飘来一句“我父亲是四野的”,“加上此地是二野打下的,四个野战军就齐了”,我不失时机地补上一句,引得队伍前后一片欢声笑语。是啊,既有旖旎的自然风光,又有多彩的民族文化,还有独到的地理位置,更有丰厚的红色历史,这一方边陲小镇,能不惹人喜爱吗?